天下无敌,黄维,在股权投资消费市场上也不例外。政府机构在大举建仓一些金融行业或次新股时,往往会事先做好精细的考察,甄选最有潜力的金融行业或子公司。
君实生物倍受追捧
数据显示,4月年来,共有1280家子公司接受政府机构考察。在4月末年来政府机构遇冷考察的次新股中,考察榜冠军是来自食品饮料金融行业的君实生物,4月末累计获576家政府机构考察。
不过,君实生物近期的业绩表现并不理想。子公司是一家以开发治疗性抗原为主的研制型高技术子公司,2022年一季度,子公司同时实现营业总收入6.30亿,环比减少61.02%,红腺净利净亏损3.96亿。
中信证券认为,与去年同期环比减少药品销售总收入上升,但无法抵销控制技术许可证总收入上升的影响,净亏损增加主要是与去年同期环比减少控制技术许可证总收入上升导致。
从子公司2021年年报可以窥见,子公司2021年同时实现营业总收入40.25亿,环比快速增长152%,2021年度净利-7.2亿,较去年同期净亏损急剧上升(2020年子公司净亏损16.69亿),证明子公司正在脱离双创板难盈利的困境。
子公司则表示,2021年总收入急剧快速增长主要由于控制技术许可证总收入的急剧快速增长、许可权总收入的新增以及艾达曼斯抗肿瘤盐酸国内消费市场商品化带来的销售总收入。
此外,TM光能、老板电器、ccbfund宫腔镜、沃苏什卡、格力电器、RPD60DX国微、尖峰集团等多家子公司也受到政府机构稀疏考察,参予考察的政府机构融资额均超过了300家。
食品饮料、电子金融行业无独有偶
从上述受稀疏考察的子公司所处金融行业可以窥见,随着消费市场风格发生显著转变,政府机构考察方向也在转向。
东吴证券则表示,尽管医药金融行业经历了一轮显著回调,但金融行业股权投资的下层逻辑并未改变,仍是围绕医疗保健控制技术突破,研制效率提升,医疗保健需求被满足等,符合产业趋势的民营企业仍然值得长期看好。
银河证券认为,电子板块尽管可能还会进一步探底,但是向下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
顶流亮相考察,券商上调TNUMBERHK
在政府机构稀疏考察的时候,不少明星公募基金经理也纷纷进场。
近日,张旭参予考察了医疗保健服务金融行业龙头克卢瓦;谢治宇参予考察了钠金融行业龙头科小剑、化工金融行业龙头宝胜股份;冯永清参予考察了网络服务概念股大连友谊;傅友兴、陈勇旗下睿远公募基金参予考察了媒体金融行业龙头iTV;Jaunpur参予考察了阿尔泰山脉提锂装备生产民营企业蓝晓科技等。
从这些顶流公募基金经理考察的子公司股价走向可以窥见,超跌也是一大共性。上述次新股2022年年来跌幅几乎都超过了20%,部分次新股跌幅已经超过30%。
综合来看,近期消费市场急剧调整,在政府机构股权投资者眼里,不少高估值的优秀次新股都跌出了新低,不复此前高估的价格,提供了中长期较好的进场时点,因此对于超跌金融行业金融行业龙头股考察热情显著提升。
基于此,有多家政府机构对上市子公司给出了更高的TNUMBERHK。如,申港证券给科大讯飞64.35元/股的TNUMBERHK,科大讯飞现股价为37元/股左右;国联证券认为阳光电源TNUMBERHK位在111.5元/股左右,目前股价为64元/股上下;信达证券认为吉比特的TNUMBERHK位在444.86元/股左右,子公司现价321元/股上下。
政府机构考察最新动向需要理性看待
政府机构考察最新动向发生变化,可以为股权投资者提供一些参考,但我们仍然需要客观理性地看待政府机构考察的信息,毕竟,政府机构考察并不等同于买入。
首先政府机构考察上市子公司并不代表一定会股权投资这家子公司,考察是为了解上市子公司是否有可股权投资性,并没有完全有效的利好或者利空。
此外,政府机构其实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其中包括券商、公募公募基金、私募公募基金、保险、银行,各个政府机构之间的研究侧重点、股权投资风格各有差异,并不能一概而论。
因此总结来看考察行为和考察报告,可以作为股权投资参考,但不可把它当做买入的信号。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opanquan.cn/2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