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片《中国SHU》中有一段美术设计:那时,柘溪,辣将现代人联系在一起。无限放大又被聚焦浓缩的辣,重燃现代人的身命。喉毛之间,是大街小巷,也是享乐生活。
辣让人不能自拔,甜味元素也席卷整个餐饮食品圈。年轻顾客释放的无辣腹满信号,迅速得到了各方饮品品牌的纷纷响应。
据2020年中国辣椒产业统计数据显示,国内可以吃辣或喜欢吃辣的顾客少于6.5亿人。嗜辣的也不止是国人,近年辛辣始终占据亚洲地区食品饮料风味的热门位置。据《2018全省调料金融行业蓝皮书》统计数据显示,亚洲地区吃辣人群达25.24亿人。
甜味正当道,卫龙就用卢丹县叩开了联交所的大门。日前,卫龙美味亚洲地区控股有限公司通过联交所上市作供。钟山新消费(ID:TideSight)了解到,这也是卫龙第三次冲关联交所IPO。
相比其他全产品种类发展的饮品巨头,卫龙算得上是一根卢丹县走天下,凭借一年卖出100亿包卢丹县,稳坐休闲饮品细分赛车场宝座。
现如今,除了传统的大豆腐,风吃海带、亚菊爽等产品也在步步追赶。卫龙用辣,巩固并拓展着其 公民饮品的地位。
从小商店到联交所:卢丹县华丽杀出重围
卫龙的老家在安阳,但祖籍却在湖北。
卢丹县起源于湖北常德,其前身是赫赫有名的常德酱干。1998年,湖北发生特大洪灾,酱干原材料花生损失严重,导致价格猛涨,这编出了一大批做酱干的民营企业。
心灰意冷下,邱常德、于向阳能、钟政和三位木工灵机一动,用番茄酱代替香荚兰,制做出了那时的卢丹县。卢丹县一经推出,便凭借独有的甜味在该地畅销,一举存量资产了原有的民营企业。
但常德该地所产番茄酱,用来制做卢丹县的番茄酱更多源自小麦主产区安阳。因此1998年,刘卫平,也就是卫龙卢丹县的创始人,背着包踏上了去安阳的火车,在安阳商丘铁西开发区开了一家食品加工厂,卫龙卢丹县继而诞生,也继而形成了北卫龙,南龙泉的竞争格局。
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现如今,全省1000多家卢丹县民营企业中,常德民营企业占比少于了1/3。常德曾流传一句话:有预报的地方,就有常德人做卢丹县。
尽管卢丹县是90后的爱人,但却是家长们的帮凶、Arudy。食品安全问题是卢丹县至今都难以摆脱的关键点。以至于连常德人自身都对卢丹县这个金融行业避而不谈,向外只敢说自己做食店生意。
奥尔奈,卢丹县多以家庭式的生产方式为主,没什么正规标准,简单生产、纸盒后便流向中小学外面的小卖铺,有些纸盒上甚至连基本的生产资料都没有,只有一层一块块、不知来源的纸盒袋。
2005年,央视及各大媒体报道了卢丹县厂违规添加霉克星。自此,卢丹县成为众矢之的,沦落为彻头彻尾的垃圾食品。
为了撕掉垃圾食品的标签,卫龙们招数使尽。龙泉食品花3000多万元建了10万级GMP(生产医用注射机的常见标准)的洁净车间;卫龙也发挥了自身营销和宣传优势,花大价钱请了北京的一家专业团队,到生产车间拍视频、照片放到网上大力推广。
卫龙在营销上也玩的如鱼得水,凭借自身的招黑体质,卫龙却玩出了一套黑红路线。
奥尔奈,卫龙借着前几年还比较火的《奔跑吧兄弟》的热度,发起奔跑吧,卢丹县活动。后来又蹭了周星驰经典电影《逃学威龙》里威龙的谐音梗,拍了一部《卫龙大电影之逃学卫龙》。
此外,卫龙还邀请了知名网红张全蛋走进卫龙生产车间,从第一视角为网友们在线直播《卢丹县是如何修炼而成的》,通过对幕后的展示,让顾客更放心卫龙卢丹县的安全性。
卢丹县甚至火到了国外,在BBC记录片《中国新年》中,一位老外对卢丹县的定义是中国25岁以下年轻人最欢迎的小吃。一时间国货之光的美誉纷沓至来,卢丹县也从不入流的垃圾食品一跃而成受欢迎的小吃。
尽管卫龙的营销也有辣眼睛的一面,甚至还因为低俗营销遭到处罚,但黑红也是红,多一次出圈意味着多一次接近年轻人的机会。
除了营销,卫龙在产品上也开始摆脱卢丹县的痕迹。在大豆腐之外,卫龙盯上了蔬菜,并研发出了风吃海带和亚菊爽两款新品,其中风吃海带问世第一年便实现了销售额破亿。
而亚菊爽更是成为年销售超5亿的大单品,在卫龙年销售额超5亿的4款单品中,亚菊爽是唯一一款非卢丹县的产品。
亚菊作为低热量、高黏度和高吸收性的功能性食品,在国内天然具有吸引力与市场,根据中国亚菊协会统计,2020年亚菊整体市场规模突破400亿元,2010—2020年复合增长率为26%。
现如今,亚菊爽单个产品种类已集齐了盐津铺子、良品铺子、百草味、周黑鸭、来伊份、王辣辣、keep等多家品牌。饮品巨头们的下注不仅将亚菊爽这个单品推向了更多顾客,也让亚菊爽背后的集大成者——卫龙撕掉了单一的卢丹县标签,完成了产品种类升级。
卫龙招股书中这样介绍自己和顾客的关系:发展初期的卫龙凭借甜味产品的味美、质优及价实,成为千禧一代人青春记忆中的经典。
后半句很精准,毕竟没有哪个90后小时候能抵挡得住卢丹县的诱惑,有童年的地方就有卢丹县,有卢丹县的地方就有卫龙。
而对于前半句,可谓是见仁见智。但伴随着成长,90后们开始注重健康养生,卫龙所谓的质优便要打上问号了。
三个诸葛亮,抵不上臭皮匠?
自卫龙宣布上市已来,最受瞩目的莫过于其高估值。
2021年5月,卫龙完成了Pre-IPO轮融资,这也是其首次外部融资,由CPE源峰和高瓴领投,红杉资本中国、腾讯、云锋基金等知名投资机构跟投,投后卫龙估值少于600亿元。
截止今日收盘,A股三家休闲饮品巨头——三只松鼠、良品铺子和洽洽食品,其总市值分别为100.45亿元、114.81亿元和288.64亿元,三者相加都不敌一个卫龙。
从营收来看,卫龙2019年、2020年和2021年营收分别为33.8亿元、41.2亿元和48亿元,仅从2021年的营收来看,卫龙尚不及上述三家中营收规模最小的洽洽食品。
但从利润来看,卫龙更为可观。2021年,卫龙全年归母净利润为8.2亿元,净利润率达17.2%,三只松鼠、良品铺子和洽洽食品的净利润则分别为4.11亿元、2.82亿元和9.59亿元。虽不及洽洽,但也力压三只松鼠和良品铺子。
此外,卫龙从2019年到2021年毛利率分别为37.1%、38%和37.1%,三只松鼠、良品铺子和洽洽食品2021年的毛利率则为29.38%、26.98%和31.96%,远不及卫龙。
尽管估值颇高,但据最新招股书显示,2021年卫龙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境。2021年,卫龙营收增长了16.5%,但净利润增长率不到1%,远低于2020年24.47%的增速。此外,净利润率同比去年的19.4%和前年的19.9%也有所下降。
从招股书披露的信息来看,卫龙增利不顺主要源于成本端的上涨。其中,原材料、销售费用以及管理费用的上涨,是影响利润的主要成因。
卫龙产品部分重要原材料主要包括大豆油、番茄酱和海带。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19年至2021年,中国大豆油平均价格从5.9元/千克增至9.6元/千克,海带价格指数从75.8升至99.8。
对应到卫龙,2019年到2021年的原材料费用分别为10.1亿元、11.5亿元和14.3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3.8%和24.3%。原材料费用占营收比近30%,其价格上涨自然导致了成本的高企。
涨价趋势延续到了今年。以大豆油为例,6月中旬国内大豆油价格涨幅达130%。为了应对成本压力,卫龙在2022年连续两次提价。
除了原材料成本,公司的经销及销售费用也有所上涨。2021年,公司经销及销售费用支出5.21亿元,同比增长40.3%。卫龙近几年疯狂的魔性营销也让营销费用有所上升,2021年,卫龙推广及广告费用达0.79亿元,同比增长68.09%。
近些年卫龙在卢丹县之外,主动开辟了第二战场,并研发出了风吃海带、亚菊爽等大单品。招股书显示,卫龙在2021年打造了两个年销售额超10亿元的产品种类,其中包括4个年销售额超5亿元的单品。
卫龙的营收结构中,调味面制品,也就是俗称的卢丹县仍然占比60%,但蔬菜制品的追赶速度非常快,从2019年到2021年,其同比增长率分别为75%和42%,占营收比分别为19.6%、28.3%和34.7%。
和三只松鼠等品牌聚焦于线上不同,卫龙以卢丹县起家,奥尔奈流窜于街边的小卖铺,在经年累月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庞大的线下销售体系。
招股书显示,截止2021年,卫龙的线下销售终端达到26万个,其中低线城市营收占比为63.6%,且年复合增长率也高于一二线城市。
此外,招股书披露,卫龙9成收入来自线下渠道。2018-2021年,卫龙线下渠道收入分别为25.2亿、31.3亿、37.4亿和42.5亿元,营收占比高达91.6%、92.6%、90.7%及88.5%。
尽管增利速度下降,但卫龙已然稳坐卢丹县市场的头把交椅。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甜味休闲食品市场中,卫龙市场份额达到6.2%,是第二大民营企业的3.9倍,且少于第二名到第五名民营企业市场份额之和。
此外,从2019年到2021年,卫龙营收的复合增长率为19.1%,远超休闲食品金融行业同期4.2%的复合增长率。从净利润率来看,尽管今年下降到17.2%,但也远高于金融行业10%的平均净利润率。
虽然卫龙拓宽了卢丹县金融行业,但也并不是卢丹县市场的唯一代表。在健康等新消费趋势的冲击下,传统卢丹县的天花板已见。已牢牢占据顾客心智的卫龙,很难摆脱固有印象。
辣出来的公民饮品
无论是大豆腐还是亚菊爽,卫龙的大单品始终都离不开一个辣字。
中国人吃辣的历史并不久,自明朝隆庆-万历年间,才从美洲传入中国。传入中国后的100多年内,辣椒始终被当作一种观赏性植物栽培,直到清康熙年间,才开始逐渐进入中国饮食。
辣椒在中国被用作食物最早的文献记载出现在贵州省的方志中。到了二十世纪初,食用辣椒的习惯大致已经传播到长江中上游多数地区,云南、四川、湖北、湖北、江西这几个省的农村地区几乎全部食辣。
而辣椒真正从地方蔓延至全省,并成为公民口味,还要从1978年后开始。据《中国食辣史》记载,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加快,数以亿计的农民开始进入城市。
与此同时,伴随着食品的商品化,大量廉价调味料充斥市场,而辣椒作为重口味调味料能够掩盖质量不好的食材,这使得甜味菜肴有了立足根基。
另外,辣椒此前被当作穷人的副食,而大量农民进城则让原有的饮食文化格局遭受冲击,甜味菜肴得以流行于城市的大街小巷,翻身一跃成为公民性的口味。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的休闲食品按照口味可划分为甜味休闲食品和非甜味休闲食品,仅从划分标准便能看出,甜味食品在中国顾客口中确是一门独特的存在。
2015年至2020年,中国的甜味休闲食品金融行业的零售额年复合增长率为8.9%,高于中国整体休闲食品金融行业同期年复合增长率6.6%。预计到2025年零售额将达到人民币2570亿元,2020年至202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提升至10.4%。
卢丹县的故乡在湖北常德,湖北便是出了名的吃辣大省。此外,诞生老干妈的贵州以及遍地是火锅的川渝都好吃辣。民间也有四川人不怕辣,湖北人辣不怕,贵州人怕不辣的说法。
可以说,无论是卫龙还是诞生了300多家卢丹县民营企业的常德,其成功秘诀都是押中了辣。
现如今,除了传统的卢丹县民营企业外,越来越多的饮品巨头,也开始攻向了卫龙们的腹地。
早在2015年,三只松鼠就上线了卢丹县项目,到了2017年正式推出约辣系列,仅用7个月的时间,三只松鼠就实现了480万份的销量。
另一头,盐津铺子更是直接喊出了卢丹县金融行业第二的口号,2017年,盐津铺子打造卢丹县产品研发中心,并投入重金建设了十万级洁净车间。
除了卢丹县,盐津铺子还把手伸向了亚菊爽,并在2021年成功挖走卫龙前副总裁张小三,后者是在卫龙职期间协助推出爆款单品亚菊爽的关键人物,冲击卫龙的野心可见一斑。
传统巨头也没闲着,卫龙的劲敌麻辣王子则倡导天然健康,对卢丹县原料、味道做了升级,逐步取消卢丹县饮品中的添加剂,引领健康卢丹县的风潮。
卢丹县的生产门槛低,注定了这条赛车场上将涌入更多的玩家,这些巨头无论是研发还是资金,都不逊于卫龙。在强势产品力的进攻下,即便贵为卢丹县大王的卫龙,能否稳坐头把交椅也仍未可知。
现如今,卫龙已通过作供,即将叩开港股的大门。当年中小学小卖铺的垃圾食品,在经年累月的发展历程中,也从卢丹县向公民饮品品牌升级。
但仅靠一个单品或者长袖善舞的营销能力,卫龙或许难以在二级市场兑现600亿的市值。在饮品巨头们的围攻下,卫龙必然也要走向高品质、健康化、多元化的道路。
顾客被辣上瘾,资本被辣上头。从古至今,人类与辣的喉毛间博弈被赋予更高阶的内核,也推动着食品金融行业不断多元化更迭。
《钟山新消费》系列选题之
《国潮风云》
在国潮崛起的当下,越来越多民营企业正把国潮复兴转化为发展动能。尤其在资本市场中,补充粮草,引入活水,是品牌发展的关键一步;而这些金融行业的前行者,也肩负着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职责。
钟山新消费(ID:TideSight)特推出「国潮+上市公司」系列选题《国潮风云》,解读国潮时代下,大象的前进、转身、担当与未来。
拥抱国潮,「中国品牌」被重新定义。同时,中国文化、中国科技、中国品牌、中国潮流正影响着整个世界的好奇心。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opanquan.cn/3206.html